酒店何须向OTA说不?
为什么OTA能存在,并且越做越大?
抛开行业局限来看社会进步的趋势。技术进步必然给社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社会生产的效率,蒸汽机、内燃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分别都对前一个社会进行了颠覆,移动互联化目前也正在革新社会。区别在于,前几者革新了生产方式,后两者革新了信息传递方式。
移动互联使信息越来越对称,冲击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伴随着阿里巴巴的崛起,代之的是各种展会(交易会)的衰落;淘宝京东的崛起,背后是实体商场的衰落;同样的例子还有各行各业互联网品牌的更替。
酒店行业在这个变革中,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因为酒店的收益管理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一下酒店的价格体系,如下图:
实际上,最高的Walk in散客,和低一些的OTA散客,和再低一些的协议散客,客人本身并没有任何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客人是否能获取这个信息。这些前台现付的散客和Whole sale的客人也仅仅是有付款方式的差别。
互联网带来了垂直搜索这个武器,第一次把酒店更低的价格体系暴露在普通客人面前,造就了携程、艺龙、去啊等快速变身为OTA/平台的混合体。
这时候,移动互联又带来了移动支付这个利器,支付方式不再成为客人选择低价的障碍,客人开始变得习惯低价。更低的Whole sale价格成为客人的新宠,曾经一度被边缘化的批发商开始再度崛起。
另外,移动支付还养成了客人的另一个习惯,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的手机成为主要预订设备,平台们为了相互竞争,必然会优先展示更低的价格,客人只要动动手指,都能获取最便宜的价格,进行极其方便的支付。
所以,核心的问题有两个:酒店固有收益管理方式(价格体系)的问题,这个是根子里的问题;技术进步(尤其移动互联)导致信息对称。OTA/平台的崛起,是社会进步的必然,OTA/平台不定价,OTA/平台只是价格的搬运工。
移动互联时代,酒店该何去何从?
价格体系打破的结果就是原有体系中高价客源向低价流动,必然带来酒店收益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酒店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拒绝OTA/平台是不太可能做到的。现有技术条件下,即便任何一家酒店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对OTA/平台的合作说不,也没有意义;因为价格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泄露,最终,都会在OTA/平台上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大量的客户已经被宠坏,即使某一家或几家能做到完全封堵,对大市场而言,没有意义。换言之,以某家酒店或某个集团对抗技术进步趋势,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OTA/平台就是一个工具。工具没有好坏,只有使用者能力的高低。目前为止,除了个别的资本运作投资,OTA/平台们都还没有自己开酒店。所以可以这么理解,OTA/平台的客人,就是酒店的客人,问题在于,如何去吸引这些流量为我所用?对酒店而言,平台的搜索逻辑是什么?酒店在平台的排序逻辑是什么?客户搜索热点是什么?客户的喜好是什么?……如果这些都不了解,甚至都拒绝去了解,很难想象能用好这个平台。
最后,价格扁平化是实现收益提升的趋势。扁平化并不意味着只有一个价格,而是同一时间同一条件只有一个价格。机票是值得学习的榜样。飞机舱位和酒店客房具备大部分相同的特质,不可储存,生产与消费同步等等。机票尽管折扣多样,但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限制条件,价格基本一致。最终的目的是以时间轴来实现价格差异,以用户习惯来区分同时间点的价格。根据自身出租率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决定开启和关闭哪一套价格。
OTA为什么招人忌恨,甚至于到要说不?
恨说明恐惧,恐惧来源于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酒店行业是一个知识技能更新相对较慢的行业,而电子商务又是一个快和创新并存的行业,双方如果缺乏对话,缺乏对技术趋势和行业本质的认知,再加上利益分配上(尤其在当前行业低迷的境况下)的分歧,势必导致巨大的分歧和冲突。对酒店而言,一个开放和敢于拥抱变化的心态很重要。同样对于OTA而言,理解和信息开放也很重要。利益分配的问题,还需要交给市场。
相信这个古老的行业在经历洗礼后,必定能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