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1》
11月1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博士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1》。
报告指出,当前旅游住宿业发展面临变局,一是发展环境变局,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将从实现一部分人先富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跨越,我国还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速发展。这一系列变化确定了住宿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科技等环境基础。
二是住宿业市场格局变化。从旅游需求侧来看,延续2020年以来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国内旅游以城市近郊、周边市场为主,辅之以部分中远程市场;消费群体则是商务人士、千禧一代、银发一族、亲子家庭最为活跃;以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度假村等为核心的近郊和乡村微度假、城市微度假等产品最受消费者青睐。
三是住宿产业格局变化。在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争端双重压力下,拥有更多资源、更大腾挪空间和更强抗压能力的大中型酒店集团反倒取得了更大的成长,而小型酒店集团和单体酒店则对大型酒店集团、国有酒店集团和旅游集团以及国际酒店集团的依附性更强,这导致住宿业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疫情之下,国际酒店集团加大了在我国的扩张力度,我国本土酒店和住宿企业集团发展更为迅速,《Hotels》杂志2021年公布的2020全球酒店排行榜前20强中我国有7家集团上榜,其中客房数和酒店数分别较上一年增长33.4%和18.7%。从空间布局看,一方面向大型城市群集中,另一方面又有向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二线城市社区下沉的趋势。
住宿企业化危机为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争端对住宿业发展带来危机,并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挑战。今年住宿业发展同比增速总体呈前高后低走势,住宿业消费乏力,企业资金链紧张、人才大量流失、部分住宿企业服务质量下滑、硬件不能及时维修或更换,经营绩效和投资回报下降,进而导致行业投资信心受打击,资本市场对行业认可度较低,投资动力不足,资金来源受限,融资难度增加,以至于部分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失信违约状况。再加之地产行业的衰退,引起的运营管理、资金投入、品牌更换等系列问题。但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有为企业正在抢抓难得的时间窗口,抓住出境旅游难以成行、国内旅游迎来发展之际,加快塑造培育国内品牌,以赢得国人信任;化危为机,倒逼自身进行变革创新,转型升级;部分有实力公司乘势发展壮大,并随时为疫后国际化重启做好准备。
面对挑战,住宿企业都将防疫防控放在首位,确保游客健康和安全。企业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确保现金流,渡过艰难期,例如不少酒店将周边街区和社区纳入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优化流程,研发产品,注重细节,提升服务质量,例如通过无接触技术、智能化系统优化服务场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布草洗涤环节,剧本杀、电竞等也引入到酒店场景中。部分酒店利用难得时机,装修改造,维修提升,加大培训人才力度,线上课堂纷纷上线。在定价策略上更为理性,酒店不再像以前遇到困难就大打价格战,而是在维持价格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更多附加值。投资策略上趋于谨慎,尽量收缩战线,以轻资产模式为绝对主导,优化存量资产,尽量不启动新的项目投资。面对租赁机会,除非一二线城市绝佳位置,否则企业也只接受托管或加盟。
面对当前市场和经济局面,住宿企业以创新求变革。住宿业市场、需求、技术和成本都在变,供给必须相应变革。一是业态上求创新。例如开元森泊,是以“大自然”为原点,创新衍生出的以“精品度假”&“奇趣游乐” 为主要卖点的全天候一站式休闲度假综合体;云南省推出具有云南特色的“精品酒店+”旅游度假体验产品“半山酒店”;融酒店、办公、教育、健康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混合业态空间;全国多家无人智能酒店开业等。二是金融助力住宿业发展。例如,三悦科技以数据金融模式为酒店包房提供融资,不需要抵押物,只需要将酒店收款系统接入银行系统。海通恒信针对酒店推出了酒店装修定制贷,大型酒店集团推出酒店用品供应链金融业务,投资机构也推出了针对酒店的融资租赁业务。三是大型酒店集团推出了酒店用品供应链管理系统,以降低集采成本和提高集采效率,如华住、锦江、东呈酒店集团等。四是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在住宿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利用大数据选址,让消费者参与酒店设计方案建议和筛选,在酒店服务方面如刷脸入住,智能机器人引导、送物送餐、客房服务等,酒店集团及集团与各分店之间的组织与协作管理,酒店的数字化营销等。但在数字化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上,创新应坚持以顾客体验为中心,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为导向,也要平衡好科技自助与人际互动、投入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五是酒店与文化、艺术、时尚界、教育、健康、航空等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六是与零售、地产、互联网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如首旅如家上线全球商品数字化贸易服务平台首免全球购,用社群经济赋能跨境购;华住酒店集团与融创中国联姻,成立合资公司永乐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美团战略入股东呈酒店集团,加速酒店市场布局的同时赋能东呈;开元旅业易帅的同时,开元酒店集团与百达屋达成业务合作,以“IP+酒店”模式开拓高端酒店及度假市场。六是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如金陵饭店集团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东呈集团与湖北清能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共同注资成立了武汉东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并已实现四家酒店建成营业。
下一阶段,住宿业要在国家战略目标指引下实现新的布局。一是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推进住宿业态结构优化布局。从地产配套角度考虑,地产商都偏向于投资高端酒店;从酒店投资回收期考虑,企业都倾向于中端或中偏高定位的酒店;而经济型酒店随着物业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投资盈利能力就较差,企业都不愿意投入,导致该类酒店严重短缺。但随着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就既需要发展为中等收入群体服务的中端和中偏高端酒店、城市和乡村民宿,也要适当发展为高收入群体服务的高端奢华酒店,还要鼓励发展人人住得起的经济型、超经济型酒店,要逐步形成高中低比例恰当、业态丰富多元的合理结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福利旅游思想的指导下,对经济型和超经济型酒店改造和建设在城市更新、用地、用工和融资等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尚美生活已经提出“让所有人在任何城镇都能住上好酒店”的发展理念,加大在下沉市场中的拓展力度。从区域布局角度看,鉴于旅游消费的巨大转移支付作用,发展中西部旅游和乡村旅游,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应鼓励企业加大在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旅游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中对酒店和住宿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和旅游度假村的投资
二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下的住宿业绿色低碳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酒店和住宿业减碳发展也是必然的。在不降低酒店顾客体验和不大幅提高酒店投入的前提下,酒店在顾客抵达酒店、体验酒店和离开酒店的各个环节中都有较大的减碳空间。这方面洲际酒店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堪为典范;国内的松赞酒店也针对环境保护、生态共处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启动“零碳酒店”项目,致力于打造具有示范性效应的零碳、智慧酒店;君澜酒店集团将碳中和作为其投资决策标准之一,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理念的布控,其旗下河北伯斯特君澜度假酒店今年被中国环境联合认证中心授予碳中和证书,成为国内第一家被中国环境联合认证中心认证的碳中和酒店。未来,可在酒店业推广“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投资和运营标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三是将文旅融合的理念融入住宿业发展。在国家推进文旅融合背景下,我们要认识到好的酒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载体,不论其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装修,亦或服务特色,都能代表、体现一定的文化主题和文化元素。要倡导开发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甚至红色文化的主题精品酒店,以传播我们的主流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未来在境外投资建设酒店、运营管理酒店,也要尽可能凸显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所推出的欢迎中国项目标准中,就在一定程度上植入了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中国文化。四是要推进扩大开放进程中的国际化布局。要关注并研究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RECP成员国主要城市的投资机会。
住宿业发展中既会受到政策约束,也会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在严监管背景下,OTA和民宿预订平台也会面临反垄断问题,行业曾经出现的“二选一”对酒店企业的制约会得到解决;酒店数据安全、酒店和民宿遇到的偷拍等隐私安全以及酒店涉黄等问题,也都会在严厉监管下逐步得到解决。今年北京9月下旬以来遇到的民宿下架问题只是特殊背景下的个案,不会造成全国性的传播和影响。另一方面,延续疫情以来的政策,政府还加大了对旅游企业在融资等方面的纾困力度。下一阶段,应该研究支持住宿企业IPO上市问题。今年以来,开元酒店从港股退市,亚朵暂停赴美上市,仅有君亭酒店实现了在A股IPO上市。我们有必要研究住宿业上市瓶颈,推动问题解决,以支持住宿企业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力。对于一直搁置而未出台的星级饭店标准,应尽快推出。未来在全国范围内,酒店投资区域的选择,除了配合国家共同富裕目标而去经济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投资外,应响应政府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方向,围绕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以及围绕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进行投资。
当前,抗疫曙光初现,行业发展进入“旱则造车,水则资车”、为未来疫后做准备的阶段,行业发展的士气不应是“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反而应是凝聚士气,鼓舞信心,迎接黎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