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复工、餐厅迎客、城市重启,疫后文旅有哪些新趋势?大咖们这么说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集中调研餐饮企业,南京市委书记到餐馆就餐,温州市委书记考察当地民宿,浙江文化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长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全面部署旅游业复工复产,无论是地方主要领导的公开行程,还是党委政府的文件,均在释放有序恢复生产秩序,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积极信号。有消费就要有供给,旅游景区,旅行服务就应该复工复业,各地也是这么做的。
文旅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在浙江,全省文旅在线项目总投资超过2万亿,今年年度完成投资有望超过2000亿元;在河南,目前已经为旅行社退质保金2800万,积极处理因为退团退费引发的纠纷;在上海,恢复开放的户外公园类的景点两天就接待游客超过39万人次,同时上海博物馆连日预约满员……
3月1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重庆市、浙江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局),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共同举办“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线上座谈会”,来自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各类旅游企业、高效和科研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700余名代表就文旅市场的疫后振兴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听听业界大咖在疫后文旅新趋势、产业提质升级与科技赋能旅游等方面献出了哪些“锦囊妙计”。
国内旅游预计全年减收1.18万亿
研讨会上,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秦定波表示,受疫情影响,重庆市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直接损失达到20.3亿元,间接损失超过50亿,乡村旅游企业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676家旅行社暂停经营,并退还游客定金,损失达到12亿,全市175家星级酒店,截至目前停业率达到74.28%,全市星级饭店入住率仅为2.3%,直接损失接近10个亿左右。
同样作为直辖市,受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上海的出境游基本停摆,入境游也受到严重的影响。据统计,今年1月份、2月份,上海接待入境游客分别是48.98万人次,8.25万人次,分别下降19.63%和85.05%。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于秀芬这样总结到疫情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寄厚望于冬季冰雪旅游的哈尔滨的遭遇更是不容乐观。对此,哈尔滨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兰峰说,据不完全统计,规模以上的企业和旅行社企业直接损失10.95亿元,春节黄金周旅游业收入下降了超过80%,几乎是全军覆没,跟往年的同比,一季度测算减少了1400万人次的到来,损失超过230亿元,同比下降超过63%。
疫情之下,国内各地旅游没有一个能够幸免。据此前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测算,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
3714家A级旅游景区复工
据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已恢复开放的旅游景区主要为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和市民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总体运行平稳,未出现疫情异常情况。从美团在研讨会上发布的全国复工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已有近50%的酒店复工。
在博物馆项目方面,截至3月15日,陕西、上海、四川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0多家博物馆恢复开放,其中19家一级博物馆恢复开放。北京城市副中心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西藏博物馆、浙江平湖市博物馆新馆、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项目已经复工。
最近,上海的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公园逐步开放,仅3月14、15两天就迎来一波客流的高峰,其中户外的公园类的景点接待游客超过39万人次,同时上海博物馆连日预约满员。
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武介绍,截止3月17日,全省星级饭店复工率94.4%,文化和旅游项目开工率94%,A级景区开放率80.5%,旅游等级民宿开放率达73.1%,旅行社达64.4%。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开工的287个文旅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07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7亿元。
降低游客出游心理门槛
在文旅行业逐步复工的同时,民众出游的意愿还不是很高,消费复苏率还比较低。据美团发布的复苏报告显示,消费复苏率仅为32%和17%。消费复苏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对安全环境信心不足,尤其是对境外游客来说,恐慌和焦虑情绪导致他们在年内或者是短期内出游的欲望会产生根本的动摇。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所长吴普认为,主管部门与文旅企业要积极展现目的地的安全性,降低游客的出游的心理门槛。
在打消游客出行顾虑上,桂林旅游学院教授程道品表示,要实时降低疫情响应级别,疫情响应级别是旅游者的心理门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树立游客安全旅游信心的一个门槛。3月份已经有19个省下调了响应的级别,但是还在三级响应,只有个别省份已经调到四级响应。在疫情向好的情况下,各个地方政府可以实时进行调整,为唤醒旅游市场营造大环境,营造大氛围。
禁足在家到完全恢复出行信心与消费信心,这个中间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而周边游、省内游等短途旅游则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高峻建议要把握好疫情后旅游恢复的节奏,在目前的这个过程当中,不是马上要让大家180度转过来,转到非常欢乐、欢庆的节奏,其实在疫情过后大家可能都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在旅游业节奏问题上,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宜大规模的组织团队集聚性的活动,而是要组织一些城市散客的旅游,让大家疫情过后有机会到外面多走走,到城市多看看。
中国旅游研院院长戴斌谈到,对那些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低风险的地区,可以在市场存量和消费潜力评估的基础上,从本地居民的休闲游和周边游做起来稳步启动本地游市场,可以是县域、市域、省域。随着形势的发展,稳步推进同样是低风险相邻的省市的市场,进而形成全国的旅游大市场。
新趋势:绿色康养与生态休闲
“新冠疫情肯定会带来很多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公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会发生很多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向往更加健康的生活理念,更愿意为高品质、精神消费类的产品买单。”在谈到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变化时,凯撒同盛旅行社有限公司总裁陈杰这样表述到。
与会的专家学者中,持有类似观点的人不在少数。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秦定波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时表示,要把原来同质化、低端化、粗放化的产品转向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对康养旅游、亲子家庭旅游、乡村旅游等要强抓,打造观光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产品、养生旅游产品。培育特色化的旅游产品,游客希望希望产品更加生态环保,更具家庭温暖。
桂林旅游学院教授程道品也指出,大健康旅游在疫情后肯定是游客比较青睐的,从业者要突破传统的健康旅游模式,塑造和打造养生旅游,生态旅游。要采取针对性的行动,从目的地来讲,优化供给侧结构,让产品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实战化;从企业来讲,培育旅游产品的品牌、品质,个性化的服务等。
谈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目标,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丽娜强调,这次疫情过后,黑龙江将重点扩展自然气候四季旅游体验,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以中国自驾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优先发展冰雪旅游,户外运动,生态旅游三大谱系系列的产品,重点培育自驾游、康养游、研学游三大产品。
云智慧催生新业态
本次疫情推动了云旅游、云娱乐、网上博物馆等新业态的发展,数字文旅消费成为新的热点和趋势。目前,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短视频等业态的流量大增,用户规模、日均用户时长节节攀升,相关指标创历史新高。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云旅游项目,各地博物馆推出了2000余项网上展览,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众多5A级景区开辟了线上游览功能,一批VR文化旅游产品在网上传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省充分发挥在云智慧领域的优势,率先推出了云游浙江的直播活动,让宅在家里的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线上游览浙江省的A级景区,浏览博物馆、美术馆,欣赏高水平的地方戏曲和音乐会。据统计,在48小时的云游浙江直播活动中总观看量达到1300余万人次。
从上海的实践看,全市140家博物馆开展的200多个在线的活动,发布的近50个线上的展览,访问量就达到了800多万人次。第二个是非接触性的经济迅速崛起,比如无人配送,在线服务,自助服务等展现出成长的潜力,比如一些酒店自助入住,机器人送物送餐,高端定制餐饮外卖等服务。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院院长谷慧敏看来,景区人脸识别,视频会议,机器人导游,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服务模式将越来越普及,以平台加颗粒的模式开展深度数字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将产业链上的旅游者、旅行社、酒店、监管部门等众多的颗粒加上智慧旅游的平台,用科技来赋能,最低的交易成本和最高效率带来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所长何琼峰指出,线下旅游按下了暂停键,在线旅游则按下了快进键,当地各地在线用户数、时长、互动频率所有的数据都出现了量级变化,包括云赏花、云看展这些云旅游的活动都丰富多彩,应该说线下的实体的数字化转型和线上的数字化融合的进程在进一步的加速。疫后,在线旅游业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在线旅游在过去20年当中,取得了多重红利,现在应该是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在塑造旅游的未来。
挖掘独有气质重塑城市形象
疫情中,城市品牌形象受损不可避免,而作为旅游消费首先被唤醒的场域,如何挖掘城市独有气质进而塑造城市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重庆市在全国走在了前列。重庆具有特殊的地理山水格局,是一个很难被定义的城市。穿楼而过的轻轨,横跨长江两岸的长江索道,交错盘旋的立交桥,这些城市公共资源被注入旅游要素,转身为城市旅游资源之一,到过重庆的人都会惊叹于重庆的别具一格。重庆是一城千面,是一座站立的城市。2019年9月,抖音与头条指数联合发布了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的白皮书,重庆成为最受欢迎的抖音城市,城市抖音的播放量达到113.6亿次,是唯一一个破百亿的城市。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强调,要培育和维护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不断提升目的地形象在目标市场的到达率与打开率,无论是旅游法还是各级政府的规定,国际国内市场推广都是文化和旅游系统的首要职责,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重建设和监管,轻营销和推广。二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马耀峰也认为,推进旅游目的地形象创新要以旅游总体形象为统领,加强形象宣传,通过成立专业性的文旅形象营销机构,创建政府、企业线上线下游客参与的营销新模式,有效发挥旅游行业协会推广联盟和新媒体的作用。
如何实现疫后旅游市场的振兴是每一个旅业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振兴市场不是要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要积极的谋划未来,面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进步对旅游业的挑战,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为目的地建设带来的机遇,面对全球化新时代对国际旅游的影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当提高危机意识和战略应对能力,全方位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对于事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游客满意度高不高,市场竞争力强不强,旅游业发展后劲足不足,文化和旅游系统,旅游行业必须要回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