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生死局:黄金期休眠两个月,后市如何转危为安?
受疫情影响,主题公园业务休眠期转眼已近两个月。
3月20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将迎来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闭园56天后的首个开园日,但距离恢复正常运营还任重道远。为防控疫情,公园方面会对游客密度进行实时监控,日最高承载量、瞬时最大承载量都不超过核定值的50%,室内场馆瞬时承载量不超过核定值的30%。而疫情尚未结束,从2003年非典时期的情况来看,主题公园在疫情期间几乎门可罗雀。
对于海昌海洋公园来说,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烟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园、成都海昌海洋公园是旗下10个在运营的主题公园中最早准备复园复工的,海昌海洋公园旗下的其他主题公园与国内绝大多数的主题公园一样,尚且在休眠状态中抵御疫情的冲击,这场休眠在1月25日(正月初一)前后开始,至今已将近两个月。
行业内,有人调侃主题公园“靠天吃饭、靠自然吃饭、靠游客吃饭”,非常脆弱,疫情将主题公园的这种脆弱暴露得淋漓尽致。大连圣亚总裁肖峰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中说:“当我们这样的企业在2003年遇到非典时、在现在遇到新冠疫情时,冲击不是非常大,(而)是致命的。”
主题公园的营收通常由门票一力支撑,闭园或者说没有游客造访,容易陷入“颗粒无收”的困境。那么,疫情对行业中的企业和人员已经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企业给出了怎样的应对措施?现在企业可以做哪些准备工作以便疫情结束后尽快、尽量收回损失?主题公园又该如何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呢?
沉重打击
“初步预估公司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损失约5000万元,主要为春节活动营销及营造方面的投入、门票收入损失、增加的防疫费用。”3月13日,大连圣亚总裁肖峰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坦承,自1月25日旗下的景区暂停营业以来,公司的营收几乎为零,暂停营业期间,除开维护人员,公司大部分人员是远程办公。为了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从2月份开始,大连圣亚已经在高管层实行跟基层员工同薪同酬的薪资方案,每个高管领到的工资不含五险一金不到2000元。
大连圣亚成立于1994年,2002年上市,是国内历史较为悠久且有知名度的海洋主题公园运营商,目前主要经营水族馆、海洋馆、极地馆,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4427万元,从肖峰给出的损失数字来看,疫情已经抹掉大连圣亚一个季度的营收。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向经济观察报分析,主题公园一年的营收高峰期通常只有3个节点:春节、暑假和国庆,对于规模小、知名度低的主题公园来说,春节期间闭园,会让它们损失30%左右的年营收,而春节前的食品、纪念品储备,园区节日布置,演艺节目如烟火表演、无人机表演支付的订金,都成为沉没成本。
对比表演者大多是人的宋城演艺、体验项目主要靠游乐设施辅助完成的华侨城,大连圣亚、海昌海洋公园这种海洋主题的公园、广东长隆集团这种综合性主题公园,都还有一个非常刚性的支出,就是动物的饲养、保育。
“游乐场的人力成本很高,关了的话裁员降薪也可以考虑,但是动物,关门了你也要养着。”林焕杰提醒,一头大象,每天的饲料费、保育费需要上千元。
海昌海洋公园2019年半年报披露,海昌海洋公园生物保有量超13万头/只,繁育大型珍稀极地及海洋动物8种44头/只,也实现了国内首例人工哺乳的加州海狮饲育。海昌海洋公园没有给经济观察报提供旗下在营主题公园一天的运营成本数据,肖峰则透露,疫情期间,大连圣亚旗下景区每天的运营成本大概是55万,主要花在人力支出、水电费和动物饲育,其中动物饲育占比很高,如果是正常运营,每天的运营成本大概是60万元。
暂停营业期间,每天一睁眼,就意味着数十万元白白流走,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或许都是沉重的包袱。肖峰指出,疫情已经对大连圣亚的资金流造成压力,但他作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兵,当年非典时即使不闭园每天的游客只有十多个人,打打折、照顾一下特殊顾客,也是举步维艰,经历过风雨坎坷,目前个人的心态还算平和。
林焕杰介绍,目前国内真正符合主题公园定义的园区是339家,如果将标准放宽,连带游乐园、水上乐园等这些在疫情期间都需要暂停营业的公园算进来,整个行业因疫情影响的损失估计有上百亿元。
对比宋城演艺管理层在致投资者公告中乐观地判断疫后旅游会反弹,2003年非典过后宋城景区当年就迎来游客的爆发性增长和高速反弹,林焕杰对主题公园的恢复时间则相对悲观,他认为国内疫情结束后一年,主题公园的运营才会正常,主要看游客恐慌心理的消除和出门游玩欲望的重建。
艰难自救
对于很多主题公园来说,闭园就是绝大部分人员在家歇业的状态,也有一些主题公园坚持在此阶段做点事情,尽管这并不能带来多少营收,先磨刀,后砍柴。
肖峰向记者介绍,作为大连市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疫情期间,大连圣亚通过官方自媒体,联动央视平台“央视频”及抖音,开展云直播、云游览活动,活动主要以线上科普、宣传海洋文化为主。趁着暂停营业园区人少的窗口期,圣亚场馆的升级改造项目继续推进,升级后的场馆估计能在5月1日之前重新开放。
海昌海洋公园则向经济观察报介绍,疫情期间海昌海洋公园联动合作伙伴、主流媒体开展公益抗疫传播,品牌宣传转向线上。2月14日,海昌开始联动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号、一直播等平台进行云直播,目前直播近30场,即时观看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估计覆盖的用户超亿人次;2月24日起,基于动物饲养、养护的能力和经验,海昌海洋公园在官方微信平台推出免费的“海博士在线咨询”服务,由公司体系内观赏鱼类饲养团队在线帮鱼友解决动物饲养、疾病咨询问题。这些在线游园、在线科普虽然都是公益性质,但海昌海洋公园期待能通过线上的方式保持顾客黏性,为园区重新开园做准备。
海昌海洋公园方面称,公司也在开发一些创新收入,例如官方自营店铺推出旗下全国十大项目的超值年卡预售、数十款居家优品大礼包及开学文具礼盒等,部分园区内餐饮有在做线上无接触外卖。
但值得指出的是,行业内,即使是拥有为数不少且辨识度高的IP的迪士尼,二消产品的销售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很低。海昌海洋公园的2019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来自公园的营收为10.87亿元,非门票收入为3.5亿元,占不到公园营收的两成比例,二消产品销售是非门票收入的一部分。
打折优惠、改变门票搭售模式,是不少主题公园目前推出的吸引客流手段。林焕杰指出,今年主题公园在年卡销售方面颇下功夫,未来潜在客户的竞争应该会加剧。
宋城演艺方面称,杭州宋城演艺王国将全新亮相,推出399元/人一日票(原有千古情320元/人票价体系保留),观看数十台丰富多元的演出剧目。从“一台剧目、一个公园、一张门票”的模式向多剧目、多种票型组合的演艺平台转变、升级。宋城演艺董事长黄巧灵透露,杭州宋城景区工程系统会借疫情暂停营业的窗口快马加鞭、放开手脚,对景区进行全方位整改提升;宋城艺术总团的创作人员及宋城千古情艺术团的数百位演员要全力投入到30余台演出的创作与排练中。
林焕杰建议,到了这个阶段,主题公园运营商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自救:一是分步开园,先室外后室内;二是低价先行,尽管行业遭受重创,但想尽快恢复人流,还得出出血;第三方面,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方面,消除顾客的恐慌心理,可以请第三方医疗机构或者疾控中心帮忙对园区进行消杀和给防控措施指导,让权威人士证明,园区可以有效保障游客的健康;四是要转变思路,提升服务,思考在接待、全年龄层覆盖、场馆设施方面,是否还可以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疫情思考
主题公园行业因疫情“黑天鹅”陷入被动,但林焕杰直言,如果要问他有什么应对今次疫情的绝招、妙招或者奇招,那肯定是“没有”。
尽管普遍遭受重创,但总有一些企业的情况有让人羡慕的地方。例如,华侨城除了有旅游方面的收入,还有房地产收入;宋城演艺除了有旅游景区的收入,还有互联网平台的演艺收入,但又有多少家企业能在疫情前做如此大的跨界呢?
疫情凸显了线上的重要性,但林焕杰并不认为,布局线上运营可以解决主题公园主要靠门票收入的问题。“主题公园最重要的卖点就是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身体、心灵、情感上的体验,我来到主题公园,是来享受快乐、接受快乐的,周围人的快乐也可以传递给我。”林焕杰强调,在屏幕前看别人坐过山车、看海豚表演跟自己亲身去坐、实地去看,有趣程度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肖峰在直播中诉说,尽管大连圣亚已经上市十多年,但依然只是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大家都知道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有风险的,但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史决定了,大连圣亚等行业内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林焕杰认为,国内的主题公园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进行产业化的经营。迪士尼模式是全产业链的模式,可以生产、输出IP,乐园只是IP变现和运营的一个环节,国内较早进行全产业运作的主题公园当数华强方特,它有动漫、电影、主题演艺、主题乐园。全产业链的运营不是抵御疫情这种不可抗力因素的绝招,迪士尼乐园在今次疫情中也不能幸免,但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打下后续发展的基础。
肖峰在推动大连圣亚的产业化运营。早在2012年,大连圣亚就提出了大白鲸计划,所谓的大白鲸计划,是以“大白鲸”为品牌,布局产业链,上游拓展海洋主题原创儿童文学;中游发展主题动漫、影视及衍生商品等;下游以“海洋文化+复合业态”的模式打造海洋公园、轻资产景区运营或托管。肖峰在直播中介绍,大连圣亚的团队还没足够的实力做跨界多个领域,大白鲸计划主要是以战略合作或者控股的方式推进。
肖峰给大连圣亚定下了“蓝色迪士尼”的发展目标,他认为,虽然大白鲸计划尚未在今次疫情中发挥明显作用,但希望能帮助大连圣亚度过下一个重大危机。